總覺得講會很沒料:那你必須熟練這4步驟

前言

我會告訴要批判性思維的底層邏輯:4個步驟和4個鍛鍊方式

但在此之前

我們要先區別講話有料和講話感覺很有料

這是兩種功力

最近很紅的ChatGPT剛火紅的時候

你問什麼他都可以回答什麼

即使他不知道,他還是能非常肯定地給你一個看起來很合理的唬爛答案

所以感覺很有料這件事情會很吃

肯定語氣、聲音、微表情,這些今天不討論

我只討論講話內容的部分

侃侃而談的4步驟

為什麼有些人講話很有料(也就是內容充實、有深度)?你只要熟練這四個步驟,也能做到:

  1. 立場清楚
  2. 抓取關鍵事實
  3. 形成觀點
  4. 簡潔有力的表達

以下,我用一個例子說明具體操作:

假設你今天看到一位流浪漢在街邊拉小提琴,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圍觀與打賞。如何用這四步讓你侃侃而談?

立場這個比較獨特,我會放在最後講

步驟2:抓取關鍵事實

學會觀察事實並描述是基礎。比如:

  • 地點:一位流浪漢在商業街頭拉小提琴。
  • 行為:他的技術看起來很專業,音樂吸引了一群人。
  • 反應:很多人駐足,有些人拍手或給予打賞。

這只是羅列事實,讓我們更進一步思考:

  1. 你觀察這些事實的目的在哪?
  2. 你想了解什麼?

隨時清楚自己在研究什麼,才能讓事實搜集有意義。例如,當你被綁架時,你需要了解自己在哪裡,歹徒是誰,他們想要什麼,才能有效應對。但在日常,我們更多時候扮演好奇寶寶角色:

  • 明確自己試圖解決的核心問題。例如,這位流浪漢的音樂表演是否反映了某種更深的社會現象?
  • 設定事實搜集的範圍,確保資訊與問題相關。
  • 分清事實與觀點,避免混淆或過度推測。

步驟3:形成觀點

觀點可分為兩類:

  1. 邏輯觀點
    • 這需要左腦的分析推理。
    • 例如,小提琴這種樂器學習門檻較高,推斷這位流浪漢可能小時候家境富裕。
  2. 感受觀點
    • 這來自情感和直覺,能引發共鳴。
    • 內省情緒:“他的演奏讓我感到溫暖又略帶悲傷。”
    • 關聯經驗:“這讓我想起第一次被街頭音樂感動的經歷。”

如果觀點不明確,你的描述會讓人困惑。例如:“流浪漢在街頭拉小提琴,然後呢?”

步驟4:簡潔有力的表達

學會將觀點轉化為簡短有力的陳述:

  • 不精準的說法:“今天看到一位流浪漢拉小提琴,他在抖腳,觀眾有點少。”
  • 精準的說法:“小提琴學習門檻高,這位流浪漢可能小時候家境富裕,這場景讓我感到人生跌宕,但藝術依舊能打動人心。”

去掉無關細節,強調核心觀點。

步驟1:立場清楚

形成觀點前,必須有清晰的立場。例如:

  • 支持:藝術能給人希望,即使生活艱辛。
  • 反對:覺得這是在乞討,忽略了音樂的價值。

當你立場模糊時,容易被質疑,也難以說服他人。

總結

關鍵點提問步驟失能時會導致…提升
立場清楚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你想要拿到什麼成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無法藉由表達的影響力來滿足自己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抓取事實1. 事實能夠幫助你拿到成果 (實現立場)
2. 事實本身有隱藏資訊 (案情不單純)
3. 事實讓你產生特殊的情感
1. 能夠幫助立場嗎?
2. 這樣有怪怪的嗎?
3. 這樣讓你感覺如何?
直覺力或感受力太弱的時候,會容易抓取不到有用的事實1. 提升感受力、直覺力
2. 要練習看一手資訊的能力
3. 增加對世間運作規則的了解
形成觀點T 邏輯觀點
F 感受觀點
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Ti人)
這件事有什麼其他應用?(Te人)
我的感受是什麼?(Fi 人)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Fi 人)
他的感受是什麼?(Fi 人)
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受?(Fi 人)
我該如何影響他的感受?(Fe 人)
1. 不知所云
2. 隱匿事實
3. 忽略事實
練習輸出,任何形式都可
1. 文字輸出
2. 談話輸出
3. 藝術創作
4. 直接實戰驗證也可以,例如投資方法學會假設後驗證,能幫助你了解更多世間真理
簡潔有力的表達敘事效率這件事情講了之後是否會影響你想表達的觀點?表達時,描述過於細節導致觀點模糊1. 運用表達框架
2. 一開始表達不順很正常,多練習一定可以改善

要做到侃侃而談,重點不在於掌握多少資訊,而是清楚自己想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熟練這四步,讓你的話有料又有力!